“胶东是怎么做的,海州邳州也继续怎么做。规矩都是一样的规矩。要是有人胆敢顶风作桉,继续搞欺上瞒下的把戏,就直接送交司法。”
卢象观刚刚上位,正找给自己竖威的‘鸡’呢。
秦朗已经有了之前在胶东的经验,当然清楚整个事件中会产生的一系列诟病。
所指目标们的反抗愤怒且不去说,只说下去清丈田亩的工作队成员被人千方百计的拉下了水这事儿,胶东时候就发生了不止一例。
从金钱到色/诱,手段层出不穷,一些意志不坚定之辈往往会沉迷其中。
只是这些反噬和诟病在秦朗军的兵威之下,全都被死死的镇压了就是。
只要秦朗不一败涂地,只要他的兵锋兵威始终牢固如山,时间就终会化解一切。
秦朗这里又不是要分他们的田地,除她们的命根,只是一个清丈田亩改革税制,仇恨度完全比不上兔子么。
只要他能始终保持内部的稳定,保持绝对的压倒性力量,那一切就都不成问题。
返乡/团也就永远不会出现。
所以,只要一系列的举措施行到位,地主老财们也会乖乖低头乖觉无比的,这次,海州邳州之地秦朗就给了他们重新报上土地的机会了么。
只要你乖乖的如实上报家中的田亩数量,之前隐瞒土地少缴田税的事儿就揭过去了。
反正之前他们少缴纳的税赋也不是交给他秦朗的。
秦朗相信有了此前胶东的例子在,海州邳州哪怕不少人心里头在骂娘,但面上他们却会牢牢抓住这个机会的。
因为在胶东时候,一旦被秦朗发现有瞒报隐匿田亩,那可都是无偿没收的啊。
而且谁要是还敢喳喳不停,那大家就再来谈一谈隐匿田亩这些年里偷税漏税的事吧,不说多,只这些年里偷税漏税以一罚十,就足够叫绝大部分的地主大户倾家荡产。
现在海州邳州清丈田亩,秦朗已经不需要一味的去强力镇压了,而且他在这两个地方的声望和积累也远不是胶东可比。
所以新玩法就从海州邳州开始了。
我给你个机会!
然后何去何从,那就要看各自的选择了。
选好了之后可就没得反悔了。都是自己选出的路,跪着都要走完么。
这些事情完成之后,秦朗相信自己不需要用多久,他在淮扬北境的掌控就会彻底的牢靠。
因为普通百姓肯定都会站他。
哪怕他的新田税与旧有的大明制度几乎相符,改良措施根本不大,可只要把一些事儿件件都落在实处,就足可叫百姓受益了。
首先就是地主大户,官僚士绅不能再把自己该交的粮税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了。
后世都说大明中晚期官僚士绅不纳税,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对的。
人家也纳税,只不过不纳完。
读书人么,玩法很斯文的,可不是暴力抗税这种没水平的勾当。
有钱、有土地、有名望的士绅家族,他们一般采取半缴纳半拖欠的方式逃税,比如说缴纳一部分(肯定没一半),然后用各种理由拖欠一部分,口头上承诺第二年补缴,当然也会立下字据。
因为欠税的家族在地方上掌握着舆论话语权,很多的家族里面还与在朝的官员有着联系,所以遇见这种拖欠税款的情况,地方官和催缴税款的吏员不敢采取暴力收缴的手段,只能是搁置处理,反正只要有足额的税款上交给朝廷就行,地方官可以用其余方法补充,比如巧借名目压榨普通老百姓和没有背景的商人,或者借口收成不好要求朝廷减税等。
从明朝中叶开始,基本上大江南北的绝大部分官员士绅家族都多多少少会有拖税的行为,既然大家都这么干,在隐瞒这件事的动作上,作为那全国各地的士绅们可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