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节 占领虎门(2 / 3)

临高启明 吹牛者 4437 字 2019-11-11

军械粮草弹yào甲杖旗帜被弃之寨中。连千辛万苦运来的红夷大炮也全部弃之不顾。大量的火yào、炮子就这么丢在原地,连放把火的举动都没做。如此毫不在意的丢弃军用物资的做派让石志奇咂舌。

n,铸造炮弹的工场,此时也落入了海兵队之手。除了缴获许多成品火yào之外,还有大批硝石、硫磺、木炭等制造火yào的原料,另外缴获铅、生铁等金属材料二十多万斤,可谓收获丰富。

在工场附近居住的各类工匠和家属二百多人全部当了俘虏,官兵逃走的时候把他们直接就忘记了。

大虎山战斗持续的更短,陈谦率领的十艘战船没有接战就向上游退去,大虎山炮台在经受了一xiǎo时炮击tg和特务艇的轮番炮击之后也彻底的瘫痪。海兵登上大虎山岛,拆除大炮,搜捕溃兵。虎én地区的军事行动在921日的中午前就全部结束了。官兵伤亡1000人,被俘600人。特遣舰队仅各种大炮就缴获140位。另有水师待修船只和xiǎo艇22艘被缴获。

特遣队的全部伤亡是2人死亡,31人受伤。十艘船只中弹,但是称得上轻伤的船只的都没有。唯独弹yào消耗巨大,炮击艇上的大口径臼炮在两天的战斗中每én炮都发shè了五十发炮弹,连储存在港岛的炮弹都算上每én炮也只剩下六枚炮弹了。特务艇上的弹yào消耗也不少。

“我们快要成本时空的美军了。高投入,高后勤。”陈海阳看着后勤参谋送来的表格发出了概叹。

近代化、热兵器化军队的消耗是中世纪军队的十倍以上,陈海阳在珠江口打了两仗就消耗了全舰队携带弹yào的总载重吨的三分之二。

陈海阳开始着手建立起一条从港岛到虎én的临时补给线。补给线由缴获的舢板、长龙和其他xiǎo型船只承担运输任务,源源不断从香港向虎én转运补给物资。自从海军肃清了大屿山的海盗匪伙之后建立起来的珠江口海上巡逻制度,使得整个伶仃洋地区的海上治安大为好转,高速灵活的巡逻艇的投入使用也使得航行笨拙,武装低劣的海盗船就此销声匿迹。补给线只需要少量的武装船只

缴获的的物资也通过这条线路装船运往香港岛等候转运回临高――有的则就地使用。至于几处未竣工的炮台阵地上遗留的各种建筑物资也全部运去香港使用。至于其他炮台、军营之类的建筑除了少部分留给舰队使用之外,大部分让俘虏予以拆除,拆下的建材同样送往香港使用。

“我们用不上的房子全部拆光”陈海阳如此命令。

于是石志奇就成了拆迁队队长,每天驱赶着俘虏去拆房子。除了少数较好的军营房屋暂时予以保留消毒后充作临时营房之外,各处建筑全部夷为平地。

陈海阳打算把虎én作为临时的基地。为此他整修了武山脚下的栈桥供应舰队船只停靠休整。他自己则把司令部迁移到了武山顶上。

他随后接见了太平墟的百姓们。战战兢兢的百姓送来了礼物――五十两银子、二担蔗糖和十头光猪。陈海阳命令收下。要百姓们推选联络员,同时宣布了合理负担――这所谓的合理负担实际就是一种对百姓的勒索,当然,也可以称之为税收。元老院是把它作为税收的。尽管珠三角地区在短时间内还不能纳入他们的直接统治,但是中央政务院认为完全可以从现在起就开征“合理负担”。

郑芝龙在海上征收航行税,而清代的海盗们一直在珠江内收取各种“规费”,这种规费即有向村落征收的,也有向航行在珠江和沿海的运输船只和商行征收的。谁若是拒绝缴纳,就会遭到残酷的报复。海盗们最猖獗的时候,甚至在广州设置有半公开的代理收税机构,专én收取“规费”。穿越集团要做得大致也如此,但是手法和程度要缓和漂亮一点。

根据合理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