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鹘州顾女郎的话可比顾家父子还要好使,只要她振臂一挥,鹘州便有无数百姓甘愿被她驱使。
如今她重回惠康,照搬鹘州的基业重新打造,以她的手段与陛下强强联合,他相信不久以后,惠康只怕就真的变了天。
郑桓的心潮起伏不定,看着顾清仪苦笑一声,“你可真是害苦了我。”
“再过五年郑大哥绝对不会再出此言。”顾清仪笑。
郑桓……
打一棍子再给甜枣,顾女郎这一招真的是百试不厌。
但是,郑桓无耻的心动了。
陛下对士族早晚会下手,若是郑家能抢先上岸,也未必就是坏事。
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万一皇帝与士族掰手腕败了,郑家也会跟着倒霉。
不过,他看着蔫坏的顾女郎,总觉得这种可能不太大。
主要这人还会伪装了,她在鹘州干了那么多事,但是惠康的人全然不知,顾女郎丝毫不为自己扬名,甚至于这一位把自己的功劳推到父兄头上。
这样一个人躲在暗处为皇叔出口划策不说,她还是亲力亲为的实干人。
秀才造反一世不成,就是他们有所抗争,但又软弱胆小,摇摆不定,做不成大事。
只知道打嘴炮,眼高手低,自然大事不成。
但是顾女郎不一样,她不仅能说她还能干,能干不说,还能干出别人干不出的事儿。
这样的人,何愁大事不成。
这么一想,郑桓忽然就觉得好像这事儿也并不全是坏事。
“我真怕我爹打断我的腿。”郑桓叹口气。
顾清仪笑的特别纯良的支招,“不会,毕竟郑大哥的差事是在外奔波,等你把大晋转一圈回来,指不定惠康都变成什么样了。届时,郑家不仅不会打断你的腿,还会感谢你及早上岸,惠及家人。”
郑桓并没有被安慰道,但是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他在外搞事儿,家里人想打也打不到他,不像是元朔,总要在惠康避着家里人走。
这么一想,忽然就觉得好像平衡多了。
“殷家的两个小郎君也会来惠康,要晚几日到。”郑桓不想再提那糟心的差事索性转开话题。
顾清仪眼睛一亮,“这可真是个好消息,为什么会晚几日到?”
郑桓面无表情的说道“哦,殷长史让弟弟们回陈郡一趟。”
“哎,还是殷长史善解人意,哎,只可惜鹘州离不开他,不然真该让他来惠康。”
郑桓心里呵呵两声,殷启才不会来呢,继续给你当牛做马吗?
顾清仪心里高兴,也没注意郑桓的眼神,只想着殷启让弟弟回陈郡,肯定不只是探望家里人这么简单,必然会让俩弟弟宣扬重开太学的事情。
殷家子弟要来惠康太学读书,陈郡其他的家族只怕也会动心,这可是活招牌。
殷长史真的是太棒了,大管家就是这么贴心。
郑桓看着顾女郎兴奋的样子,心太累,不想跟她说话了,索性起身告辞。
顾清仪也没留人,郑桓回了惠康总要回家探望家人,而且等到陛下的任命下来,郑桓就怕是不敢回家被打断腿,会直接带队出城了。
等到顾父与顾逸疏从宫里回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真的是特别的高兴。
顾父舍不得女儿,看着女儿说道“原还想着多留你一年,哪知会有今日。”
是啊,谁能想到皇叔做了皇帝呢。
顾父絮絮叨叨的全是女儿小时候的事情,顾逸疏在一旁陪着,顾母也有几分伤感,只有李明英默不作声的照顾几人。
顾清仪也有些感伤啊,谁能想到她现在会有这样的造化。
她也想起自己穿来的时候因为适应不良大病了一场,那时候爹娘都陪在她身边,阿兄也是整日想尽办法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