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
皇叔拆开信借着火光查阅,看完信这才说道“董大成要带着神火军来幽州。”
穆埠大喜,拓跋狄的神火军要去埋伏王森,范阳一旦跟诸胡交手,就怕邢深与贺润笙背后插刀。
若是董大成能带着神火军前来,这当然是好事。
有了董大成这支奇兵,打起邢深与贺润笙来自然是更有优势。
皇叔凝视着夜空,等这一仗打完,就能清净些日子了,邢深一倒,小皇帝没了依仗,也该老实了。
等到那时候,他就能去鹘州下聘,请婚期。
这么一想,皇叔冷厉的面容也缓和下来。
从前一年到头待在军中他从不觉得厌烦,甚至于觉得在军中比在惠康要自在多了。
但是现在却不这样想了,他很思念鹘州,思念在鹘州的那个人。
诗经中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曾不屑,世家闺秀,各式淑女见的多了并不觉得有什么稀奇,令人好逑的。
但是顾清仪不一样,美若娇花,艳如牡丹,没有那些闺秀完美虚假的面具罩在脸上,若是惹她不高兴了,她便能立时给自己出口气。
以前在他眼中这就叫睚眦必报,小肚鸡肠,但是现在想起来竟只觉得她性子耿直,恩怨两清,是个痛快的人。
皇叔这一笑,吓得穆埠浑身一颤,不知道主公又有什么奇谋对付贺润笙与邢深。
从董大成来信安排好鹘州的事情之后,顾清仪就让他带兵前往幽州支援皇叔,董大成一走,顾清仪就忙碌起来。
一来要监管着鹘州的运转等事务,二来也得帮着父兄就晋阳庠序的事情,还有粮草筹备等事情做些准备,最后就是并州的秋收了。
今年的秋收比去年要早一些,入秋之后就没下过雨,地里的庄稼缺了雨水就缩短了成长期,好像很快就成熟了。
菽这种植物,其实就是大家后世都知道的大豆,一旦是成熟后不赶紧收割,在高温下就会炸壳,豆荚炸开后,豆子就掉进地里,产量肯定会损失。
所以眼看着熟了,就立刻进入抢收,鹘州有过夏收的经历,殷启安排的很好,昼夜不停轮班收割。
虽然晚上抢收会耗费一些火把照亮,但是晚上没有白日阳光的照射凉快,反而效率比白日更高。
鹘州周遭的荒地基本上都开辟出来了,所以秋收的地亩更多。青壮下地收割,妇孺将大豆扔成一堆,用棍子敲打将豆粒击打下来,小孩子们就拿着铲子筐子装豆子再入仓。
秋收之后,鹘州的大厨房就整天不断火,源源不断的将消暑汤送往田间地头,举目望去热火朝天的秋收场景真的是令人心潮澎湃。
殷琰跟殷祯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他们是世家子弟,自幼饱读诗书,从没有去过田间地头劳作,也从未见过这样的场景。
殷启短短几日就晒黑了,满头大汗的看这俩堂弟,“傻站着干什么,活干完了?”
殷祯捞了个在库房记录账册的活儿,不晒就是累手,还好一些。殷琰不如弟弟机灵,带着自家的部曲罗阳等人赶着牛车来回运送,脸上黑的跟堂兄有一比。
殷琰起初时很不情愿的,但是几日下来,却有了另外一种感受。
想想以前高屋广厦任他或坐或躺,捧一本书就能度一日时光,要是有人告诉他,有一日他会跟一群百姓在地里做农活,他一准把人一棍子打出去。
他是出身高贵的世家子,那些贫贱的邑户岂能跟他相比,以前打马游街,这些人见到他都要弯腰避让。
“阿兄,我现在忽然有些懂了。”殷琰看着堂兄意味深长的开口。
殷启?
干两天活,怎么瞧着像是脑袋坏掉了?
“懂什么懂,别想找理由偷懒,没看到大家都忙着呢?”殷启一脸嫌弃的摆摆手,“我还有事,